一、建校初期的六十年代

19599月,大庆松基三井喷出工业油流,共和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的发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史翻开了崭新一页。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要在油田建一所培养高级石油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19605月,经石油部批准东北石油学院开始筹建。1961年,北京石油学院分配了各方面比较全面的教学、后勤等力量建设东北石油学院。1961年9月7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东北石油学院。作为大庆石油大会战的成果之一,共和国第一所坐落在油田上的高等学府“东北石油学院”应运而生。

    石油机械系的创建过程是一部艰难的创业史,更是一首昂扬的奋斗曲。建院初期,国家正处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而石油工业的发展又迫切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石油工业部一声号令,各路人马齐聚北国小城安达,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以振兴祖国石油时不我待之姿,兴教办学,艰苦创业,不仅实现了当年筹建,当年开学,而且,还留下了充分体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拣粮、种地、干打垒”创业精神,形成了“三宝”与“九风”,成为学院发展初期的强大精神动力。随后,石油机械系全体教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住的是“大车店”,吃的是苞米碴子,夏季蚊虫叮咬,冬季手生冻疮,从松辽大地上破土而起、白手起家,在荒原上建起了教学和生活设施。

    石油机械系作为东北石油学院的重要组成与学校一起建立,虽偏居东北边陲,于荒原上白手起家,但创业初期师资相当雄厚。首批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之前在清华大学工作、学习的教师和学生,如陶景明、杨敏嘉、张勃立、范家齐等。

    建院初期设有石油矿场机械,炼厂机械和油田油矿建设3个本科专业。1964年培养出第一届毕业生,其中石油矿场机械专业32名,炼厂机械专业21名,油田油矿建设专业30名。

    以耿培元教授、陶景明教授、潘秉智教授、陈伦元教授、王惠德教授、杨敏嘉教授、范家齐教授、张勃立教授、蒋伯英教授为代表的第一代教师队伍,他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为金沙集团wwW3354CC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石油会战期间“干打垒”           学生们进行手工实验

1A8C2


二、 稳步发展的七十年代

1972年开始招收石油矿场机械和化工机械专业的工农兵大学生,石油机械系克服了各种极左思潮的干扰,为国家和石油工业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大学生。曾先后开办普通机械专业、涡轮机械专业、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并招生若干届本科学生,为国家培养出大批急需的技术人才。

安达校区

石油机械系(左侧楼)

1975年学校更名为大庆石油学院。1977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在高等学校恢复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石油机械系迎来了文革后新的一届大学生。77级新生的入学,给学院的教学和各方面的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从此学院的教学工作进入恢复和发展的新阶段。

  

  1978年,学校列入88所全国重点大学行列。从1978年起,石油机械系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是国家第一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1979年,在开办石油矿场机械和化工设备与机械两个专业的基础上,开办了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77级、78级和79级学生在学习期间克服重重困难,刻苦钻研;教师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教学积极性,教育教学质量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这一时期培养的学生中一大批已经成为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

  矿机77级王玉普,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矿机78级刘合,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三、 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

石油机械系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指引下,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这一时期,建立了稳定的专业教学工作体系,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稳步提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成立了石油部级重点研究室——石油机械工程研究室,取得了一批获得省部级奖励的科学成果。

1983年,声发射检测与结构完整性评价实验室获国家计量认证。第一批教师到国外进修和开展学术交流,开始了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这一系列工作为石油机械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开展石油机械工程工学硕士的招生和培养工作,并培养出一大批石油机械方面的高级人才。

化机87级段慧玲,202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D6C6C

82级同学毕业合影

化机87级同学毕业合影

 以李云鹏教授、金国梁教授、崔振华教授、刘玉泉教授、张宝琪教授、钟伯明教授、黄兆芝教授、魏嘉荃教授、张学鸿教授、张少南教授、张建忠教授、史云沛教授、夏治元教授、李振刚教授、贺杰教授为代表的第二代教师队伍,他们努力工作,刻苦钻研,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在金沙集团wwW3354CC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四、 飞速发展的九十年代

石油机械系在坚持立足大庆,面向石油工业,与石油企业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前提下,在完善办学体系上下工夫,先后申办成功化工过程机械、安全技术及工程、热能工程硕士点。1994年,石油井架检测实验室获国家计量认证,至此已建成国家计量认证实验室2个。1994年设立腐蚀与防护专业。1998年,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和石油矿场机械专业调整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调整为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专业;在腐蚀与防护专业基础上,设立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

根据学校的规划,将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和热能工程专业教师分离出来,成立土木建筑工程系。

在多年办学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开始进行教学改革。工程图学和工程力学的教学改革成果、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和石油矿场机械专业建设的教学改革成果分别获得黑龙江省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在做好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同时,机械系的科研工作有了飞速的发展,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石油部的“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崔振华教授等完成的《抽油机--深井泵装置系统效率研究》应用推广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一时期学科建设取得了突出的进步,石油天然气机械工程学科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建设学科。


18DA1

93级同学毕业合影

25784

材料99级(首届)同学毕业合影


五、 继往开来的新世纪

2002年,学校整体搬迁至大庆市,石油机械系更名为金沙集团wwW3354CC,按照大学二级学院规划发展。当时开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工业设计、工程力学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工业设计专业2000年设立,工程力学专业2001年设立。

大庆校区

2005年获批“材料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硕士一级学科和工程力学、安全技术及工程、材料学等10个硕士专业领域招收硕士研究生;在化工过程机械和油气田地面工程2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办学层次实现了从本科到博士教育的全覆盖。

2006年获批黑龙江省校企共建节能技术研发中心和管材防腐技术研发中心。机械设计及理论、化工过程机械、流体机械及工程获批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并形成了机采装备与节能技术、石油石化装备与结构检/监测评价、石油石化流体机械与旋流分离技术、石油石化装备力学分析与安全评价、石油石化装备材料腐蚀等优势科研方向,承担一批国家、省部级和企业的各类科技攻关项目。

设计01级(首届)同学毕业合影


2010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为学院的跨越发展增添了活力。2010年,戴光教授主持完成的《金属压力容器和常压储罐声发射检测及安全评价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根据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分别于2011年、2013年设立车辆工程及安全工程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2019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于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20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于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和安全工程专业分别于2021和2022年获批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2021年3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由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转入,并于2023年12月转出至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2011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2016年设立机械工程博士一级学科,2023年获批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至此,学院形成了完备的本-硕-博-博后培养体系。2013至2019年相继建成了机械设计及理论、流体机械及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动力机械及工程4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

2010年起相继成立了中国石油HSE重点实验室东北石油大学研究室、东北石油大学—美国BDI共建实验室、东北石油大学—PAC联合实验室。2017年获批黑龙江省石油石化多相介质处理及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和黑龙江省石油机械工程重点实验室。2020年获批黑龙江省石油钻采装备再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和黑龙江省石油石化装备安全检测与评价技术创新中心。2021年海洋平台结构与装备检测国家计量认证实验室获批,至此,学院已建成国家计量认证实验室3个。2023年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共建“水与能源关系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学科队伍和平台建设得到加强。

车辆12级(首届)同学毕业合影

安全14级(首届)同学毕业合影


学院承担多项国家863计划课题、973计划专项、中国双多边(中美)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各类省部级课题。学科专业迅速发展,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黑龙江省首届高校教学管理质量奖等奖励。

展望未来,金沙集团wwW3354CC将满载希望,为建设国内一流的学院而努力奋斗!




 版权所有© 中国·金沙集团-wwW3354CC-Sands Group